本書在評述19世紀的歷史比較法和20世紀的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基礎上,對若干漢語方音的歷史層次做了全面的分析,提出并論證了“區域分化”是漢語方音(特別是北方話)歷史演變的基本模式。針對漢語方言獨特的、具有歷史層次意義的“文白異讀”現象,作者論證了這類現象本質上反映了語言(方言)社團中不同社會階層的語言標記,而語言(方言)融合則是解釋語言演變的過程。作者最后以漢語方言的對應材料論述方音歷史層次的四個類型:來自鄰近方言的整體對應、來自鄰近方言的部分對應、來自“雅言”影響的漸次對應、方言演變中的“血緣”對應,后兩種為本書作者首創。